你現在網站里的位置

助力樂齡共融社區建設    樂齡教育研討會實踐跨界協同

2025年08月14日

    澳門城市大學國際培訓與測試中心及樂齡書院昨舉行“樂齡教育——深化高校與社區合作的協同發展”研討會,邀請政府、高校及社服機構代表與會。澳城大副校長葉桂平感謝與會者積極發言,強調樂齡書院不僅是推動知識傳播和長者社會參與的平台,更是政府政策與社會實踐的紐帶,未來將持續深化高校與社區資源的應用,實踐跨界協同,助力澳門樂齡共融的社區建設。

    研討會昨日上午十時在澳城大氹仔校區大豐樓三樓會議室舉行,教青局持續教育處長陳澤賢,社工局代表許婉婷,衛生局代表曾文,立法議員宋碧琪等出席。澳城大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李健文、善明會行政總監余希雯作主旨演講。

    養老轉化主動享老

    李健文分享稱,希望政府聯同民間力量,推動普惠可及的福祉服務體系,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助力推動本澳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特別闡述其中重點,包括協助照顧者家庭提升專業照護技能,減輕照護壓力;推動居家及社區空間的適老化改造,打造更安全、便利的長者生活環境;加強本澳養老服務人才的培訓與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與專業性;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活動,滿足長者的心理與社交需求;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借鑒內地及國際經驗,提升整體服務質量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健康老齡化的重點不在於活得更久,而是活得更好。

    余希雯指出,澳門正以全球最快速度邁向高齡社會,希望被動養老能轉化為主動享老,讓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本土化。長遠建議把整個社區放在更大的系統裡分析;政府、醫療、教育與社福機構等合作,把資源和服務整合,形成有機的支援網絡;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連鎖反應。並優化在地化服務,培養本地社工、志願者、醫護人員等,建立可持續的專業服務網絡。

    強化風險預防教育

    余希雯建議,明確把數碼技能和家居安全列為長者服務的重點。尤其強化風險預防教育,聚焦於長者常見的數碼鴻溝與家居安全問題,畢竟長者在生活自理、健康管理與數碼融入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間。

    澳城大國際培訓與測試中心代主任吳窈芬介紹澳城大樂齡書院概況時稱,該書院今年三月成立,與本澳六大社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隨即走訪多間長者社服機構,提供講座、課程、工作坊與座談會等。

    透露下月將開展“學年制”課程,每個學年總計一百八十小時,每期收生二十至三十人。願景為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屬、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助力構建樂齡友好社會。

 

轉載自澳門日報

返回新聞頁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