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館與多部門聯動 “老友記”樂享AI體驗智慧養老
2025年08月05日
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除提升工作效率外,更能便利日常生活。為配合特區政府推動人工智能全社會通識教育,協助長者跨越數字鴻溝,提升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認識和體驗,澳門科學館早前聯同社會工作局、衛生局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長者公寓舉辦別開生面的父親節有“AI”嘉年華,吸引大批長者攜家屬踴躍參與。
改善生活管理健康
“嘉年華”特別考慮長者對科技的接受程度,設有七個主題的活動攤位:身體檢測(即時分析血壓、血管彈性及心電圖)、慢性病AI飲食建議(度身訂造營養方案)、體感動作遊戲(鍛煉手眼協調與肌力)、AI相片合成、持續進修資訊問答、跟著師傅耍太極(即時比對動作提升平衡防跌)、以及AI防跌偵測示範(保障居家安全)。
七個攤位生動展示AI如何助力健康管理,讓長者們直觀認識AI如何幫助提升生活素質。參與活動的鄺先生及太太分享:此前僅聽聞人工智能技術強大,卻不知其具體應用。這次嘉年華讓他們親身感受到AI在健康監測及管理、生活娛樂等領域如此豐富的應用場景與價值。他們對AI相片合成的印象尤為深刻:“一鍵換上有型西裝,效果超乎想像,令人驚喜!”期望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幫助長者緊跟科技發展步伐。
趣味體驗增進互動
與許多長者一樣,陳女士在活動前對AI技術接觸甚少。她對活動形式給予高度評價,指這種寓遊戲於學習的創新形式,降低技術門檻,能在輕鬆有趣的互動中體驗科技的進步與便利,還萌生對AI技術的濃厚興趣,表示日後會主動學習相關知識。陳女士坦言,嘉年華成功解除對新科技的畏難情緒,點燃主動探索的熱情與信心。
鄺氏夫婦則以“新奇”“豐富”和愉悅來概括他們的體驗。他們坦言過往對科技的認知僅限於使用電腦,此次活動中見識到AI的多元應用,實在大開眼界,更提升了對AI技術的認知與接納度。他們認為,AI不僅是健康管理的好幫手,而且活動的歡樂氣氛與互動體驗亦對身心健康有益。
同場舉行的“科技×大健康工作坊”及 “我的健康2.0”講座,由專人講解智慧健康管理技巧,亦吸引眾多家庭參與,反應熱烈。科學館將評估是次嘉年華成效,作為未來籌劃長者科普項目形式的參考。
是次活動由多個政府部門合力籌辦,既實現了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專業性,更為鼓勵長者認識樂齡科技應用及推動智慧養老服務樹立了榜樣。 未來,科學館將持續深化AI全社會通識教育,透過與社團緊密合作,深入了解長者及其照顧者需求,將AI設備及教育資源拓展至日間護理中心等場所,讓長者及有需要群體能輕鬆掌握AI技術,善用各種工具輔助管理健康、增進社交互動,享受智能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樂趣。
轉載自澳門日報